该公约自1994年生效以来,缔约方大会(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简称COP)在不同国家召开,讨论和谈判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即将到来的COP29大会将于2024年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全球将共同讨论影响人类命运的气候行动。
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回答南方周末记者提问时指出,气候适应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优先事项。气候适应是指人类和自然系统通过调整其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比如种植抗旱作物,提高城市排水能力。
2023年,在迪拜的COP28达成了“阿联酋气候韧性框架”,明确了粮食、水、卫生等七个关键领域采取气候适应行动的分目标。夏应显期待COP29能继续就气候韧性框架的实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2025年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资金翻倍作出安排,提升各方互信。
此次发布会上还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明确了中国对于COP29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报告指出,当前世界动荡不安,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COP29被视为改善履约环境、提升全球落实能力的大会,着重强调“落实”“实施手段”“合作”等关键词。
报告强调,COP29应是一届改善履约环境、提升全球落实能力的大会,着力去除导致当前气候行动“失能”的因素,回应发展中国家赖以实现气候雄心、却长期未受重视的诉求,成为一届实施手段(A Means of Implementation)和合作(Cooperation)大会,并坚持务实导向,尊重各国基于不同国情推进转型的努力。
夏应显表示,“及早承诺一个远高于1000亿美元的具体目标数字,是打开COP29成果的金钥匙、总开关。”报告提到,发展中国家核心关切是气候资金等实施手段支持,这也是实现气候雄心、维系多边互信的基础。
中方呼吁,切实加强国际团结合作。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单边保护主义措施,构建绿色壁垒,干扰绿色产品和产业自由贸易投资,打断低碳技术转移扩散,这些行为严重损害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互信和能力,将增加不必要的负面溢出效应,提高各国履约成本。COP29应推动各方摒弃单边措施,加强团结合作,为气候多边进程提供正能量和有利条件。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协作才是唯一出路。”夏应显表示,中方愿与各方一道,为巴库大会取得成功付诸努力,为全球气候治理事业作出贡献。
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
责编 汪韬
转载请注明来自南宁市华真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标题:《环境部答南周:气候适应是中国在COP29的优先事项 》